5H小说5HHHHH

首页 >5hhhhh / 正文

异世界文集 研究手稿(一)

小说:恶虐哥布林 设定集 2025-09-07 22:26 5hhhhh 4380 ℃

《魔导论》 第二卷(选)

……

在正式进入魔导学的讨论之前,我们需要首先介绍一些关于魔族的基本知识。长期以来,魔导学的发展都依赖于对魔族生理构造的解析。即使在今天,魔法都市能依然运行着大量未被完全解析的魔导术式,操控它们完全依赖于我们对特定魔族群体的模仿。

魔族生理构造中,最值得我们关注的组织是其内部的魔核结构。之前的一些的手稿中,我曾提到任何生物都借助体内的魔力回路,在一定程度上对魔力的流向进行引导。但有意识地储存魔力,并精准地控制魔力进行释放的行为,是只有魔族才具备的独特能力。而魔核正是帮助他们完成这一系列复杂操作的关键所在。它使得魔族能够直接在体内储存魔力,这是其他生物所做不到的。

通常情况下,魔核位于魔族脊椎的中部位置,其形态大致呈椭圆形,但略微呈现出扁平状。魔核内部蕴含着高浓度的魔力,并且与魔族体内的魔力回路相互连接,构成了一个极为高效的循环系统。大量的魔力回路沿着脊椎汇聚到此处,并在魔核表面形成细密的纹路。使用魔法时,魔核会将内部储存的魔力通过回路输送到魔族身体的各个部位。这一过程非常高效,且几乎没有任何魔力损失。与之相比,人类法杖上使用的人造魔核无论是魔力的传输速度,还是在传输效率上都远低于自然魔核。

此处我们展示了一个经过处理的完整魔核。它来自一条成年的双足飞龙。魔核周围的骨骼组织已经被完全去除了,并由发现者刻入了相应的火焰魔导纹路。随着外部魔力的注入,魔核会逐渐发出亮光。

此处,我们展示了一个经过处理的完整魔核样本。它来自一条未成年的双足飞龙幼体。在处理过程中,魔核周围的骨骼组织已经被完全去除。因此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魔核的整体结构。在这颗魔核的表面,它的拥有者刻入了火焰魔导的纹路。当有来自外部的魔力注入魔核时,魔核会逐渐发出明显的红色光芒,并且其强度和颜色都会随魔力的注入量和性质发生变化。

我们将这些具有魔核的生物统称为魔族。*在魔法运用的意义上,它们是进化得更高级的生物。长期以来,教会一直在否定这一观点,认为人类在魔力回路的控制上更具优势。然而,该结论缺乏现实依据。使用人造魔核的人类法师无论是在发动速度,还是魔法规模上,都要显著劣于专精魔法攻击的魔族。(*后由贤者克劳狄雅删除)

除了能够更高效地运用魔法之外,魔族与一般生物还存在着许多截然不同的生态性质。首先,大量的研究观察证实,魔族与所有已知的其他生物间不存在生殖隔离。魔族雄性在与其他种族的雌性进行繁衍时,其后代依然会带有魔核,并继承父系的种族特征。这一现象对于魔族的生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,它保证了魔族能够在极度激烈的内部斗争中维持种群数量。

其次,一些魔力充盈的地区会出现一种被称为魔化的现象。那些魔力亲和性较强的生物,如果长期处于高魔力环境之中,也会自发地在体内生成魔核,从而转变为相应的魔族个体。这些由正常生物转变而来的魔族被称为魔物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到目前为止,在野外环境实际观察到的生物魔化现象极为稀少,并且这些现象基本集中于植物群类。一些研究者认为,动物类生物的魔化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条件,例如长期暴露于特定属性的魔力波动,或者受到其他魔物的主动干涉。尽管如此,在习惯上,我们依然会将许多自然出现的、无法解释其形成原因的魔族推定为魔物类。

因此,严格来说,魔物只是魔族中的一类特殊个体,但在许多情况下,这一概念可能会被混淆。例如,在教会的官方文件中,魔族被用来专指与魔物相对立的先天种群,即那些天生就具有魔核的生物。而冒险者则习惯用魔族来描述具有智慧的个体,而将其他无法进行有效交流的对手称作魔兽或魔虫。这些出于习惯的命名方式非常容易形成误导,魔导研究者需要时刻注意这些差异,避免在研究中形成偏差。

……

(旧圣历73年 大贤者莱维尼亚的手稿)

小说相关章节:恶虐哥布林 设定集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